黨的十九大提出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,將實施鄉(xiāng)村振興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結合,對實現農村繁榮、農業(yè)興旺、農民幸福具有深遠意義。作為“三農”工作者,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審計中心將不負使命,實干為本,以審護農,積極推進實施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。
以審護農實干為底。審計中心作為剛成立不久的機構,既無前人經驗可以借鑒,農村經濟活動又是千頭萬緒,壓力不可謂不大,但審計中心敢于挑戰(zhàn)、敢于克難,“弄潮兒向濤頭立,手把紅旗旗不濕”,審計中心自上而下積極投入到農村審計工作中,干中學,學中干,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完成100多個村莊審計工作,而后又馬不停蹄開展對全區(qū)18個鄉(xiāng)鎮(zhèn)委托代理中心工作情況的審計,同時審計中心結合農村經濟活動實際制定并出臺《即墨區(qū)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規(guī)程》,填補了即墨農村審計工作開展無標準的空白。
以審護農苦干為要。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涉及農村工作方方面面,相應的政策、資金也多種多樣,為確保涉農政策能落地生根、專項惠農扶貧資金用到實處,必須發(fā)揮好審計監(jiān)督的職能,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必須做到“守正篤實,久久為功”,要能守得住本心、耐得住寂寞、頂得住壓力、擔得起責任。在各項涉農政策中把握核心看落實,在多項涉農資金前盤點清楚查列支,在眾多財務資料中一點點核實不敢絲毫馬虎,在繁多的審計線索中抽絲剝繭不放過任何疑點,通過審計規(guī)范了農村財務工作,提高了農村經濟活動的民主性、公開性,加強了對村級各項資金風險的防控力度。事實證明“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”,再難的工作都怕一個“干”字。
以審護農巧干為先。審計中心在苦干的同時也通過以下措施追求巧干:一、建立的“審計問題庫”。每次審計項目結束都會針對被審計對象建立“審計問題庫”,以數據庫的形式對不同種類的審計對象所存在的問題加以匯總整理,這樣既可以對已審對象的問題整改情況進行掌控,又可以以直觀的形式體現該類審計對象存在的普遍問題,同時也可以對以后開展類似審計項目提供借鑒;二、加強對內部控制的審計。審計經驗表明財務問題的出現80%源于內部控制的失效,所以規(guī)范的農村財務工作離不開有效的內部控制。結合以往審計工作中發(fā)現的農村財務存在的普遍問題,審計中心追根溯源開展了對農村財務委托代理中心工作情況的審計,審查代理中心是否建立了完備的內部控制制度,是否對農村財務進行有效的控制與科學的指導,通過這種自上而下的審計工作,進一步規(guī)范了農村財務內部控制制度,加強了農村財務工作的安全性、科學性。
“不馳于空想、不鶩于虛聲”,審計中心將始終發(fā)揮實干的精神,在不懈的奮斗中,完成維護農村經濟社會穩(wěn)定的審計使命,用審計為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保駕護航。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相關新聞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