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tyle id="qomgj"><tr id="qomgj"></tr></style>

    <thead id="qomgj"></thead>
    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     
    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致富經 > 脫貧故事:“肯忙活好日子不會躲著咱!”
    脫貧故事:“肯忙活好日子不會躲著咱!”
    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9/1/2 9:15:00  來源:人民日報  閱讀數:409

      近日,記者探訪各地貧困戶,聽他們講講2018年在脫貧路上的奮斗故事,聊聊2019年的生活打算和心愿。

      年近70歲的劉洪喜給合作社養(yǎng)牛,打工收入加上新農保和扶貧項目分紅,一年下來掙了快一萬五,超過脫貧線不是一星半點,對往后的日子充滿信心;朱曉文改種百香果,收入翻了不止一番,脫貧之后就想一門心思收拾好自個兒的果園,“把錢賺”;當初為生計發(fā)愁的郭月菊,在家門口找到了新工作,月入3000多元,不僅脫了貧,更琢磨著多賺錢、能致富,盼著更好的日子快點來。

      “誰還不想找個人做伴兒吶?等我再攢點兒,這事兒就落實!”劉洪喜笑著說道,臉龐微微泛紅。

      老劉頭是吉林大安市月亮泡鎮(zhèn)漢書村星宇農民養(yǎng)殖合作社的養(yǎng)牛工,說起新年的心愿,年近七十的老人心里有底。

      底氣是越來越好的日子,“養(yǎng)牛打工收入1.2萬元,加上新農保和扶貧項目分紅,一年下來掙了快1.5萬元。”說起收入,劉洪喜臉上掛著笑,“這還不算兒女孝敬我的,我現在超過脫貧線可不是一星半點啦!”

      以前的日子可不這樣。2015年,老伴患上肝癌,老劉頭要強,給老伴看病花光了家里積蓄,但他從沒跟親鄰張過口,日子也掉到了貧困線以下,老伴*后還是走了。說到這兒,劉洪喜把手里的旱煙圈子掐滅,又狠狠碾了幾下。

      合作社社長謝宇說,2017年底劉洪喜找到他,希望能在合作社幫著他養(yǎng)牛。一年時間,劉洪喜起早貪黑、兢兢業(yè)業(yè),沒有休息*,50多頭牛全部健健康康,越長越大。

      牛,已經占據了劉洪喜的全部生活,“它們離不了我,我也離不了它們。”每天先放牛,劉洪喜再招呼著“伙計們”吃草、喝水,哄到圈里,逐個檢查毛發(fā)、耳朵、眼睛……等忙活完了,火紅的太陽只在遠處露著半個身子了。

      “只要肯忙活,好日子不會躲著咱!”老劉對往后的日子信心滿滿。

      跟老劉一樣有信心的,還有四十有七的朱曉文。

      老朱原本是云南省陸良縣大莫古鎮(zhèn)發(fā)峨哨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。以前種玉米、老洋芋,靠天吃飯餓不著,但也沒積蓄。

      2018年改種百香果收入翻了不止一番,朱曉文脫貧了,心情不錯。盡管已近年底,可地里的百香果依然密密麻麻。展望2019年,他說自己只想“種好地把錢賺”。

      因為脊髓炎落下病根,朱曉文腿不方便,這兩年出去打工越來越力不從心,無奈回到土地。20畝農田,是一家人現在*的依靠。然而田多地薄,前幾年有人種三七,他把地白送人種都沒人要。

      “二叔,要不你跟我一起種百香果?2017年我試種了些,長得不錯,也賣得起價。”朱曉文的侄子朱輝,在縣城打拼,經商頭腦活絡,小有積蓄,決定回家“二次創(chuàng)業(yè)”。

      20畝地,投資得3萬多元。發(fā)峨哨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太彬聽說后,幫忙聯系產業(yè)幫扶貸款。2018年3月種植,8月開始收獲,12月底朱曉文收了不到一半,已賣了3萬多元。靠著村鎮(zhèn)公務員幫忙推銷,朱曉文種的百香果基本上都是別人上門采購。“微信優(yōu)先,不怕收到假錢。”朱曉文憨笑。

      收益不錯,銷路不愁,朱曉文說:“別的啥都不想,就想把這20畝地種好。”

      這些天,郭月菊也在忙碌著。

      在河北清河縣羊絨小鎮(zhèn),羊絨制品迎來產銷兩旺,客流如潮。加工車間里,52歲的郭月菊正為新訂單趕工。

      在清河縣葛仙莊鎮(zhèn)周家那村,郭月菊一家以前的日子可不好過。丈夫高位截癱,沒收入還得定期吃藥。兒子女兒上學、吃飯開銷不小。她自己每個月打零工幾百塊的收入,根本入不敷出。

      隨著*扶貧的深入開展,清河縣的大量民企涌入扶貧浪潮,提供了不少脫貧就業(yè)崗位。2018年初,在當地一家羊絨加工企業(yè),郭月菊也正式穿上了工作服。

      從一年到頭在鎮(zhèn)里四處奔波、為生計發(fā)愁,到就近定點上下班、月入3000多元,變化實打實、看得見。據測算,郭月菊一家于2018年年底正式脫貧。

      脫貧之后也有保障。清河縣扶貧辦工作人員彭文靖說:“貧困戶脫貧,政策不脫鉤。”在3至5年的時間里,防返貧機制將啟動運轉,郭月菊和丈夫不僅可繼續(xù)享受低保,通過政府出資入股企業(yè),貧困戶年底分紅也照拿。企業(yè)負責人也給了承諾,扶貧崗位不變動,裁員先保貧困戶,這讓郭月菊吃上了定心丸。

      工作在手,郭月菊既有干勁兒,也很珍惜,每天到得比別人早,走得比別人晚。“不僅想脫貧,新的一年,還想多賺錢、能致富?,F在大伙一聊,都盼著更好的日子快點來。”郭月菊說。

    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    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yaolei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    轉發(fā)到:

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
    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   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系。
    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
    91精品欧美成人观看免费,中文字幕大看蕉在线观看,99在线视频午夜福利在线,国产精品97对对碰
      <style id="qomgj"><tr id="qomgj"></tr></style>

      <thead id="qomgj"></thea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