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tyle id="qomgj"><tr id="qomgj"></tr></style>

    <thead id="qomgj"></thead>
    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     
    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 > 貴州:算好增收賬 因地制宜發(fā)展特色產業(yè)
    貴州:算好增收賬 因地制宜發(fā)展特色產業(yè)
    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9/4/8 14:51:00  來源:新華網  閱讀數:357

      春回大地,貴州烏蒙山區(qū)的田間地頭一片忙碌。近日,記者在畢節(jié)市黔西縣林泉鎮(zhèn)海子村采訪,快到正午時分,40多個村民仍忙著對壩子里翻耕好的地進行除草、施底肥。
      
      “今年要巧打時間差,算好增收賬。”海子村村支書楊帆說,村里今年5月底預計栽種500余畝大蔥,現有70畝土地正在進行大蔥育苗。根據村里情況,將搶種香菜、菠菜等270畝速生蔬菜,同時發(fā)展120畝豌豆、13畝羊肚菌,“以短養(yǎng)長”促增收。
      
      豌豆一畝收入3300元左右,羊肚菌每畝2萬元左右,光這兩項就有20萬元純利潤……楊帆給記者算了一筆增收賬。
      
      “農業(yè)要增收,關鍵是調結構、變思路。”楊帆說,之前的海子村荒山多、不保水,水土易流失,村民多以種植玉米等傳統(tǒng)農作物。
      
      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,貴州人均耕地少、土壤貧瘠。在許多貧困地區(qū),農民養(yǎng)成了種植玉米的傳統(tǒng),但因其低產低效,群眾脫貧增收“受阻”。近年來,貴州省以農業(yè)結構調整為主線,加快發(fā)展特色優(yōu)勢產業(yè)。2018年,貴州各地調減低效玉米種植面積785萬畝,新增高效經濟作物667萬畝。
      
      “產業(yè)結構怎么調,減玉米種上蔬菜、獼猴桃……”在海子村群眾口中,有這樣一段順口溜。
      
      目前,海子村已建有9個農業(yè)企業(yè)和專業(yè)合作社,4500畝可用基本農田已流轉3600畝到各農業(yè)經營主體當中。村里發(fā)展了獼猴桃、黃金李、蔬菜等主導產業(yè),農民通過土地流轉、資金入股、村里務工等方式實現了經濟增收。全村人均純收入從2010年的3300元增加到2018年的11428元。

    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    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huhaonan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    轉發(fā)到:

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
    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   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系。
    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
    91精品欧美成人观看免费,中文字幕大看蕉在线观看,99在线视频午夜福利在线,国产精品97对对碰
      <style id="qomgj"><tr id="qomgj"></tr></style>

      <thead id="qomgj"></thea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