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tyle id="qomgj"><tr id="qomgj"></tr></style>

    <thead id="qomgj"></thead>
    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(wǎng)站建設 | 網(wǎng)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     
    當前位置:農(nóng)業(yè)網(wǎng)首頁 > 農(nóng)業(yè)資訊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 > 2019年全國馬鈴薯生產(chǎn)技術指導意見
    2019年全國馬鈴薯生產(chǎn)技術指導意見
    農(nóng)業(yè)網(wǎng)   時間:2019/6/6 9:38:00  來源:農(nóng)業(yè)農(nóng)村部新聞辦公室  閱讀數(shù):428

      我國馬鈴薯主產(chǎn)區(qū)包括北方一作區(qū)、中原二作區(qū)、西南一二季混作區(qū)和南方冬作區(qū)。為科學指導馬鈴薯綠色生產(chǎn),農(nóng)業(yè)農(nóng)村部薯類專家指導組會同全國農(nóng)業(yè)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提出2019年全國馬鈴薯生產(chǎn)技術指導意見。

      一、北方一作區(qū)

      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的46%,又分為東北、華北和西北一季作區(qū)。東北一季作區(qū)包括黑龍江、吉林、內(nèi)蒙古東部和遼寧北部,華北一季作區(qū)包括內(nèi)蒙古中西部、山西和河北北部,西北一季作區(qū)包括甘肅、青海、寧夏、新疆和陜西北部。北方一作區(qū)播種期為4月下旬到5月中下旬,以旱作為主,除黑龍江和吉林以外,都屬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區(qū),干旱是制約該區(qū)馬鈴薯產(chǎn)量提高的主要因素。

     ?。ㄒ唬┢贩N選擇及種薯處理

      1、品種選擇

      北方一作區(qū)適合種植晚熟或中晚熟品種,可根據(jù)市場需求適當搭配早熟品種和加工型品種。有灌溉條件的地區(qū)選擇抗病、高產(chǎn)和優(yōu)質品種,無灌溉條件地區(qū)還應注意品種的抗旱性。東北地區(qū)要特別注意選擇抗晚疫病的品種,華北和東北地區(qū)以中晚熟品種為主,西北地區(qū)以晚熟品種為主。華北、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區(qū)在品種選擇上要優(yōu)先選擇抗旱、耐瘠和優(yōu)質的品種。

      2、種薯處理

      采用脫毒種薯。播種前10—20天出窖(庫),逐漸提高溫度至15—20℃下催芽,芽長0.5—1厘米,散射光下壯芽。切種應切成立體形狀,切忌切成片狀,切刀用75%的酒精或0.3%—0.5%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消毒。每個切塊重25—35克為宜,保留兩個以上完整芽眼,種薯生理年齡老、播種地塊地溫低或者陰濕不宜切塊播種。切塊用殺真菌劑和殺細菌劑拌種。

     ?。ǘ┻x地及整地

      選擇沙質土壤,且輪作倒茬三年以上未種過馬鈴薯及其他茄科作物的地塊,前茬作物未使用過咪唑乙煙酸、氟磺胺草醚、氯嘧磺隆、甲磺隆、異噁草松等除草劑。

      清理前茬根茬、殘膜等雜物,機械深耕30厘米以上,整平磨細。隨耕翻整地畝施充分腐熟農(nóng)家肥2—3噸或適量商品有機肥作基肥,配合施用微生物菌劑等。

     ?。ㄈ┻m期播種

      通常在晚霜前30天左右播種,華北(內(nèi)蒙中部和河北壩上)以4月底至5月中旬播種為宜,西北甘肅和青海4月中旬至5月中旬,陜西榆林5月下旬至6月初,東北地區(qū)一般4月中旬至5月中旬。華北和西北具備澆水條件地塊提倡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種植。

      根據(jù)品種、土壤肥沃程度和種植目的確定密度,一般早熟品種每畝4000—4500株、晚熟品種3000—3500株、中晚熟品種3500—4000株為宜,肥沃土壤種植密度適當小一些,貧瘠土壤適當增加種植密度。淀粉加工品種植密度適當大一些,以每畝4000—4500株為宜;薯片加工品種控制薯塊直徑5—9厘米為宜,一般密度每畝4500株;薯條加工品種要求大薯率高,一般密度每畝3500—3700株為宜。一般畝莖數(shù)控制在9000—12000個為宜。

     ?。ㄋ模┨镩g管理

      1、除草

      除草劑分為苗前和苗后使用兩類,播后出苗前可使用二甲戊靈、砜嘧磺隆等,出苗后可使用23.2%砜?喹?嗪草酮等。嚴格按除草劑使用說明使用,必須做到“兩個準確”,即田塊面積準確和計算藥量準確。有機質含量高的黏土對除草劑有吸附作用,用藥量要適當增加,反之瘦田和沙性土壤用藥量要酌情減少。北方風大的地區(qū),可在除草劑溶液中加入1%—2%洗滌劑或洗衣粉,以提高除草劑在地表的吸附力,減輕除草劑損失。

      2、中耕培土與水肥管理

      可機械化灌溉作業(yè)的地塊,一般在萌芽期中耕培土時鋪設滴管,生長期視降雨情況滴灌補水4—6次,灌水量視當?shù)亟涤昵闆r而定。華北和西北干旱少雨通常需補水4—5次,東北地區(qū)降雨量較多,土壤保水性好,一般灌水2—3次。通過水肥一體化作業(yè)施肥,采用少量多次施用的原則,以減少化肥流失。前期為了促進植株生長適當多施氮素肥料,鉀肥應早施,高產(chǎn)田根據(jù)土壤微量元素情況,適當補充鎂、鋅、鈣肥。所有肥料應選擇水溶性化肥,防止毛管堵塞。

      無灌溉條件旱地建議覆膜,膜上蓋土播種,以減少田間蒸發(fā),不覆膜地塊一般中耕培土兩次為宜,*次在苗高5—10厘米時進行,培土厚3—4厘米;第二次在現(xiàn)蕾前進行,培土厚6厘米以上為宜。

      3、病蟲害防治

      采取綜合防治策略,東北晚疫病發(fā)生較重地區(qū),除了選擇抗晚疫病品種外,可采取大壟栽培措施,將壟距擴大到90厘米,降低田間濕度同時加厚培土層,可減輕晚疫病危害。根據(jù)降雨情況進行化學防治,預防性藥劑主要有代森錳鋅、丙森鋅等,田間出現(xiàn)中心病株后噴藥,視降雨情況確定防治次數(shù),一般間隔7—10天防治*,不同種類藥劑輪流使用效果較好,切忌一種藥劑連續(xù)使用。

      內(nèi)蒙古中部和河北壩上由于種薯調(diào)運不科學,土傳病害有加重發(fā)生的趨勢,可通過輪作和使用潔凈種薯措施,結合藥劑拌種、播種溝施藥和生長期根外施藥等化學方法防治。常用藥劑如咯菌腈等。

      地下害蟲通過藥劑拌種、溝施或與肥料混合施用效果好,馬鈴薯二十八星瓢蟲、蚜蟲等地上害蟲可采用高效氯氰菊酯、吡蟲啉等進行防治。蟲害嚴重需要多次防治時要注意不同藥劑輪流使用。

     ?。ㄎ澹┻m期收獲

      北方馬鈴薯都是在初霜后植株受凍枯萎時收獲,機械收獲需在收獲前一周進行機械殺秧,促進薯皮老化。收獲時避免機械損傷、風吹雨淋、暴曬和受凍,并剔除病、爛薯,以利貯藏運輸。

     ?。┛茖W貯運

      入窖前清除上年殘存在地表的渣滓,地面噴施殺菌劑,窖內(nèi)藥劑熏蒸以徹底消毒殺菌,密閉一周后進行通風。馬鈴薯應在入窖前預貯10天左右,使薯皮老化,降低薯塊溫度,減弱呼吸作用,剔除病薯爛薯。貯藏量應控制在窖(庫)容的2/3。入窖初期應迅速將窖內(nèi)溫度降到10—13℃,并維持15—20天,之后窖溫應逐漸降至2—4℃,相對濕度保持在85%—93%。貯藏過程中要適當通風調(diào)節(jié)庫內(nèi)二氧化碳濃度和溫、濕度,運輸過程中要注意防擠壓和凍傷等損害。

      二、中原二作區(qū)

      該區(qū)包括山東、河南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,以及遼寧、河北、山西和陜西的南部,湖北、湖南的東部等區(qū)域。區(qū)域內(nèi)馬鈴薯一年兩季種植,以春季為主,秋季為輔。

     ?。ㄒ唬﹥?yōu)選良種

      根據(jù)品種熟性、茬口安排、上市時間合理確定種植時間。該區(qū)種植品種*選擇中早熟抗病毒病品種。選購種薯時,選擇優(yōu)質脫毒種薯。

      (二)整地施肥

      播種前,每畝撒施商品有機肥100公斤+100公斤三元復合肥(17-10-18)+20公斤硅鈣肥,耕勻耙細。有機肥要充分腐熟,提倡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,提高水肥利用率。

     ?。ㄈ┻m期播種

      1、種薯處理

      藥劑拌種:選用適合藥劑拌種,拌均晾干,堆放。

      切塊催芽:每畝需種薯150公斤左右。播前20—25天將種薯置于溫暖有陽光的地方曬種2—3天,剔除病薯、爛薯,然后進行切塊。切塊時螺旋式向頂端斜切,*后按頂芽一分為二或一分為四,確保每塊種薯有1—2個芽眼,重量25—30克。切塊后晾干傷口,用適合藥劑拌種,在18—20℃的室內(nèi)采用層積法催芽,待芽長到2厘米左右時,放在散射光下晾曬,芽綠化變粗后播種。

      2、適期播種

      中原二作區(qū)跨度大,播種時間有差異大,種植模式多樣。從南到北播種期為1月下旬到3月中旬,各地要根據(jù)溫光條件、種植茬口等合理確定播期。

     ?。ㄋ模┨镩g管理

      1、及時破膜放苗

      及時放苗,避免灼傷幼苗。推薦采用“膜上覆土技術”,即在馬鈴薯芽距離地膜2—3厘米時,覆土3厘米左右。

      2、加強設施栽培溫度管理

      塊莖膨大*適土溫是17—20℃,達25℃時塊莖生長受阻。中原二作區(qū)后期氣溫上升快,應根據(jù)棚內(nèi)溫度,決定通風口的大小和通風時間的長短,同時也要注意倒春寒的影響,注意防寒。

      3、強化水分管理

      出苗后盡早管理,看天看地看苗澆水。推薦澆水采用膜下滴灌。齊苗后澆水*,團棵期澆水*后稍微控水,促使由莖葉生長轉入塊莖生長,落蕾后采取小水勤澆,保障薯塊快速膨大對水分的需求。雨水過多時,要及時排水。收獲前10天停止?jié)菜?,促使薯皮老化,減少損傷。

      4、及時追肥

      團棵期葉面噴施海藻肥或腐殖酸肥促進發(fā)棵,馬鈴薯落蕾后分兩次各沖施10公斤高鉀全水溶肥。結合防病噴藥,可每次添加磷酸二氫鉀100克,防止葉片早衰。

      5、病蟲害防治

      重點防控晚疫病,自團棵期開始,每隔7天噴施1次藥劑防治晚疫病。發(fā)現(xiàn)病株后,立即將病株除掉,遠離田間深埋,并在周圍撒施生石灰。

     ?。ㄎ澹┻m期收獲

      早春馬鈴薯要結合市場行情合理安排,分級、包裝銷售。以高產(chǎn)為目標的地塊,待馬鈴薯葉色由綠逐漸變黃轉枯,塊莖臍部與著生的匍匐莖容易脫離,塊莖表皮韌性較大、皮層較厚、色澤正常時收獲。

     ?。┛茖W貯運

      二作區(qū)馬鈴薯一般是放在冷庫中貯藏,貯藏前要嚴格挑選,去除病、爛、受傷及有麻斑和受潮的不良薯塊,在冷庫中堆藏或裝箱堆碼,溫度控制在3—5℃,相對濕度85%—90%。早春馬鈴薯一般采用紙箱包裝或塑料袋包裝,運輸時注意防止強光、潮濕和高溫。

      三、西南一二季混作區(qū)

      該區(qū)包括云南、貴州、四川、重慶、西藏等?。▍^(qū)、市),以及湖北西部、湖南西部、陜西南部地區(qū),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的40%。區(qū)域內(nèi)地勢復雜、海拔高度變化大,立體氣候決定馬鈴薯一年四季均可種植,周年生產(chǎn)、周年上市特點突出,以一季作(大春作)為主,春(小春、早春)秋二季作為輔,冬作發(fā)展迅速。

     ?。ㄒ唬┻x擇優(yōu)良品種和健康種薯

      各地要因地制宜,根據(jù)種植季節(jié)、種植制度和市場需求選擇優(yōu)質、抗病、穩(wěn)產(chǎn)、高產(chǎn)、專用型品種。

     ?。ǘ┱厥┓?/p>

      前茬收獲后深耕細整地,耕深以打破犁地層為原則,一般為30厘米左右。播種前再利用微耕機、旋耕機等機具或牲畜力量實施淺耙作業(yè)。

      施肥做到*定量、有機無機結合,*采用測土配方施肥。播前畝施農(nóng)家肥1500—2000公斤、鈣鎂磷肥15—30公斤,淺耙作業(yè)前施入,高濃度復合肥(氮磷鉀含量為15-15-15或以上,低濃度復合肥酌情增加)40—80公斤作底肥*性施用。播種時,化肥不要與種薯直接接觸。川渝山區(qū)要特別注意施用石灰、土壤調(diào)理劑、堿性肥料等進行土壤改良。

     ?。ㄈ┻m期播種

      高海拔地區(qū)(西藏、云貴高原海拔2200米以上,武陵山區(qū)、秦巴山區(qū)海拔1000米以上)大春馬鈴薯,一般2月—3月底播種,海拔越高播種越晚。偏高海拔一般凈作,采用單壟單行、大壟雙行、平播后起壟等方式種植;偏低海拔一般套作,2行馬鈴薯套2行玉米。

      低海拔地區(qū)(云貴高原海拔1200米以下,其他區(qū)域500米以下)冬季馬鈴薯,每年11月中旬左右播種,2月—3月收獲,一般采用高壟雙行大密度模式(5000株/畝)。

      中海拔地區(qū)(云貴高原海拔1200—2200米,其他區(qū)域海拔500—1000米)一年兩季作物,為小春馬鈴薯—夏季水稻,或夏季玉米—秋季馬鈴薯模式(4000—4500株/畝)。小春馬鈴薯一般在12月底到翌年1月末播種,4—6月收獲,一般采用大壟雙行地膜覆蓋方式,種植密度中等;秋作馬鈴薯一般在7月下旬—8月完成播種,海拔越低秋播越晚,常采用免耕種植方式,種植密度?。?000—4000株/畝)。

      盡量采用機械化播種,*完成開溝、施肥、播種、覆土、鎮(zhèn)壓等多項作業(yè)。

     ?。ㄋ模┨镩g管理

      1、除草

      出苗后主要采用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兩種方式。人工機械除草配套使用旋耕、中耕培土等措施。除草劑分為苗前(土壤封閉)和苗后莖葉噴施,苗前選擇合適的除草劑噴施到土層表面,苗后除草在馬鈴薯出苗(3—5葉期)后、雜草1—5葉期時根據(jù)雜草種類選用除草劑,在行間近地面噴施,盡量避開馬鈴薯植株。

      2、肥水管理

      水分管理:大春馬鈴薯種植區(qū)為雨養(yǎng)農(nóng)業(yè),要注意清溝排漬防控澇災。小春馬鈴薯和冬、秋作馬鈴薯生產(chǎn)存在季節(jié)性干旱,須有灌溉條件,可采用膜下滴灌、噴灌、壟作溝灌等高效節(jié)水灌溉技術和裝備,按馬鈴薯需水需肥規(guī)律,適時適量灌溉施肥,實現(xiàn)水肥一體化。

      中耕施肥:大春馬鈴薯,在苗期根據(jù)苗情、結合中耕培土畝追施尿素5—15千克。建議采用高地隙中耕施肥培土機具或輕小型田間管理機械作業(yè)。小春和冬、秋馬鈴薯建議采用大壟雙行地膜覆蓋栽培技術,免去中耕操作。

      3、病蟲害防治

      大春馬鈴薯播種時選擇合適藥劑拌種,生長季節(jié)應用馬鈴薯晚疫病監(jiān)測預警系統(tǒng),生長前期噴施保護性藥劑代森錳鋅進行預防,發(fā)病初期噴施治療性藥劑進行防治3—6次,注意藥劑輪換交替使用。其他季節(jié)馬鈴薯視晚疫病發(fā)病氣象條件,及時藥劑防治。對青枯病、瘡痂病、粉痂病等土傳性病害,選擇合適藥劑進行土壤或種薯處理,發(fā)病初期噴施或澆灌合適藥劑進行連續(xù)防治2—3次。對地下害蟲,地老虎、蠐螬、螻蛄、金針蟲和黃螞蟻采用拌毒土或毒餌防治。

     ?。ㄎ澹┻m期收獲

      大春馬鈴薯一般在7月—9月成熟,成熟時恰逢雨季,不宜機械化收獲,只能在晴天人工搶收上市。用于冬作、小春作種薯的需早收,盡快運到冬作和小春作區(qū)催芽處理;用于下季大春種薯的,可推遲收獲,待雨季過后,采用收獲機收獲。其他季節(jié)馬鈴薯的收獲可根據(jù)市場價格變化情況。機械化收獲需在成熟后或殺秧后。

      (六)科學貯運

      大春馬鈴薯的收獲從7月延續(xù)到12月,7月—9月收獲的鮮薯應立即上市。供應冬作和小春用的種薯需要就地短期儲藏,若恰逢雨季,注意收獲時不要沾上雨水,選擇通風、陰涼、避光的地方儲藏,且密切關注塊莖蛾存在。10月—12月收獲的鮮薯和種薯一般需要長期儲藏,儲藏地要預先清理干凈,并進行滅菌、消毒。同時做好防鼠準備。

      小春和冬、秋季收獲的馬鈴薯一般不需要儲藏,收獲后的薯塊須依據(jù)收購商的要求分級、精選裝箱或裝袋,裝卸輕拿輕放,運輸車輛箱體鋪草席減機械損傷。

      四、南方冬作區(qū)

      包括廣東、福建和廣西等無霜期在300天以上的省區(qū)及其他相關地區(qū)。

      (一)品種選擇及種薯處理

      選用優(yōu)質和適合鮮食出口的早熟和中熟品種,采用健康脫毒種薯。播種前1—2天,對種薯進行切塊,每個切塊*適宜重量為25—30克,每個切塊須帶1—2個芽眼。切塊應呈三角形、楔狀。切塊后30分鐘內(nèi),用70%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和其他適合藥劑等混合粉劑拌勻,均勻拌于種薯切面,晾干待播。

      (二)整地施肥

      栽培田土質以富含有機質、肥力較高、排灌方便、土層深厚、微酸性且前作為水稻的沙質壤土*為適宜。避免與番茄、煙草、辣椒和茄子等茄科作物輪作。按110厘米包溝起壟,其中壟面寬85—90厘米,壟面高20—25厘米,壟間溝寬20—25厘米。耕整土地前,先將腐熟有機肥(400公斤/畝)和50%化肥(總化肥用量120—150公斤,至少純氮16公斤,純氮:五氧化二磷:氧化鉀=1:0.5:2)撒施全田。起壟播種前,再將另50%化肥、3—5公斤/畝硫酸鎂和0.5—1.0公斤/畝硼砂于壟中開溝集中溝施,溝深10—15厘米。

      (三)適期播種

      10月20日—11月20日晚稻收獲后播種。采用單壟雙行“品”字型錯株播種,播種深度5—8厘米,株距22—25厘米,每畝播種4500—5500穴左右,畝用種約125—150公斤。播種后壟面覆蓋0.01毫米以上厚度的黑色地膜,地膜幅寬100—120厘米,兩邊拉緊、用土蓋嚴,覆土厚度約2—3厘米。

     ?。ㄋ模┨镩g管理

      播種后7天內(nèi)噴施50%乙草胺乳油300倍液等定向噴霧。對于出苗后種植壟邊的雜草,結合培土人工除草,或者用高效氟吡甲禾靈等藥劑在雜草3—4葉期定向噴霧。齊苗后封行前至少培土1次,厚度約3—5厘米。全生育期保持田間持水量60%—80%。土壤干旱時,采用溝灌辦法潤土,灌水高度約壟高的1/3—1/2,保留數(shù)小時,壟中間8—l0厘米深處土壤濕潤時及時排水。若結薯中期營養(yǎng)不足,可結合病害防治,每隔7—10天噴施2—3次磷酸二氫鉀,促進薯塊膨大。

      主要病害為晚疫病。晚疫病防治以預防為主、化學藥劑防治為輔。雨季來臨前(1月中下旬)3—5天開始噴藥,每隔7—10天噴*,一般噴3—4次,先用保護劑1—2次,后用治療劑,兩種藥劑交替使用。發(fā)現(xiàn)中心病株及時拔除,并帶出田銷毀。(保護劑:72%霜脲?錳鋅、50%烯酰嗎啉、代森錳鋅等;治療劑:霜脲?錳鋅、烯酰嗎啉、丁子香酚、嘧菌酯、氟菌?霜霉威等。)

     ?。ㄎ澹┻m期收獲

      依據(jù)成熟度以及市場等因素確定。選擇晴天或晴間多云天氣收獲。收獲前土壤濕度控制在60%以下,保持土壤通氣環(huán)境,防止田間積水,避免收獲后爛薯,提高耐貯性。收獲后晾干表皮水汽,避免烈日暴曬、雨淋。及時包紙或套袋,裝箱出售。

      (六)科學貯運

      馬鈴薯收獲后晾干表皮水汽,使皮層老化。貯存場所要寬敞、陰涼、通風,堆高不要超過50厘米,晾干水汽,不要有直射光線(暗處)。也可視市場行情,晴天隨收、隨挑、隨裝、隨售,薯塊*包紙或套袋,要避免薯塊見光變綠,影響商品率和品質。運輸時注意防止強光、潮濕,避免青頭,擦傷。

    農(nóng)業(yè)網(wǎng)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(nóng)商情

    農(nóng)業(yè)網(wǎng)編輯:agronetgll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    轉發(fā)到:

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
    ①本網(wǎng)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(nóng)業(yè)網(wǎng)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(shù)據(jù)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(nóng)業(yè)網(wǎng)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(jīng)本網(wǎng)協(xié)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(nóng)業(yè)網(wǎng)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(wǎng)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②本網(wǎng)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(nóng)業(yè)網(wǎng)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(wǎng)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(nèi)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從本網(wǎng)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(nóng)業(yè)網(wǎng)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(wǎng)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(nèi)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    ③因互聯(lián)網(wǎng)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(wǎng)無法及時聯(lián)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(wǎng)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(nèi)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(nóng)業(yè)網(wǎng)”(Agronet.com.cn)聯(lián)系。
    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
    91精品欧美成人观看免费,中文字幕大看蕉在线观看,99在线视频午夜福利在线,国产精品97对对碰
      <style id="qomgj"><tr id="qomgj"></tr></style>

      <thead id="qomgj"></thea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