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湖豬是世界上產仔數(shù)*多的豬種,享有“國寶”之譽,太湖豬體型中等,被毛稀疏,黑或青灰色,四肢、鼻均為白色,腹部紫紅,頭大額寬,額部和后驅皺褶深密,耳大下垂,形如烤煙葉。四肢粗壯、腹大下垂、臀部稍高、乳頭8~9對,*多12.5對。依產地不同分為二花臉、梅山、楓涇、嘉興黑和橫涇等類型。
太湖豬特性之一是繁殖性能高。太湖豬高產性能蜚聲世界,是我國乃至全世界豬種中繁殖力*強,產仔數(shù)量*多的優(yōu)良品種之一,尤以二花臉、梅山豬*。初產平均12頭,經產母豬平均16頭以上,三胎以上,每胎可產20頭,*母豬窩產仔數(shù)達26頭,*紀錄產過42頭。太湖豬性成熟早,公豬4-5月齡精子的品質即達成年豬水平。母豬兩月齡即出現(xiàn)發(fā)情。據(jù)報道75日齡母豬即可受胎產下正常仔豬。太湖豬護仔性強,泌乳力高,起臥謹慎,能減少仔豬被壓。仔豬哺育率及育成率較高。
特性之二是雜交優(yōu)勢強。太湖豬遺傳性能較穩(wěn)定,與瘦肉型豬種結合雜交優(yōu)勢強。*宜作雜交母體。目前太湖豬常用作長太母本(長白公豬與太湖母豬雜交的*代母豬)開展三元雜交。實踐證明,在雜交過程中,杜長太或約長太等三元雜交組合類型保持了親本產仔數(shù)多、瘦肉率高、生長速度快等特點。由于太湖豬具有高繁殖力,世界許多國家都引入太湖豬與其本國豬種進行雜交,以提高其本國豬種的繁殖力。
特性之三是肉質鮮美獨特。太湖豬早熟易肥,胴體瘦肉率38.8%~45%,肌肉pH值為6.55,肉色評分接近3分。肌蛋白含量23%左右,氨基酸含量中天門冬氨酸、谷氨酸、絲氨酸、蛋氨酸及蘇氨酸比其它品種高,肌間脂肪含量為1.37%左右,肌肉大理石紋評分3分。